近日,理想汽車總裁沈亞楠5天再減持合計100萬股理想汽車股票的事,持續上了熱搜。
恰逢理想汽車老產品下架、新品上市引發的“換代”‘風波使得其股票也出現了持續震蕩,不少人將二者聯系起來認為沈亞楠此舉是不看好理想汽車的表現。
記者多年采訪新能源汽車產業,也采訪過很多投資人,有些人借著沈亞楠的減持發泄一下情緒,可以理解他們的心情,從另一個角度看,沈亞楠減持透出理想汽車階段目標已完成。
投資人鼓勵職業經理人適當減持
公開資料顯示,理想汽車共有四位聯合創始人:李想、沈亞楠、馬東輝和李鐵。盡管同為創始人,但從股權上看,李想既是創始人也是投資人,沈亞楠、馬東輝、李鐵則都可視為職業經理人。
2020年7月30日,理想汽車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2021年8月12日,登陸港交所。據東方財富網披露的其港交所董事及股東權益信息,沈亞楠的持股數量由上市前的1500萬股大幅度增加80%至2700萬股,占比1.6%。另一方面,沈亞楠、李鐵的持股比例及投票權益與李想相差很大,持股情況屬于職業經理人獎勵范疇。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
據港交所披露數據,去年12月6日至今,沈亞楠累計減持了300萬股理想汽車股票,所持股票由3200萬股降至2900萬股,持股比例由1.87%降至1.68%。對比剛上市的2700萬股可以推斷,上市之后的這段時期,沈亞楠帶領團隊完成了考核目標,獲得了500萬股的獎勵。
記者查詢理想汽車2022年8月31日提交給SEC的文件顯示,2021年制定的股權激勵計劃是10年期限,文件也明確指出,根據新的股權激勵計劃,2021年的股權激勵沒有任何獎勵。由此可以推測,沈亞南獲得的500萬股的獎勵是在2021年獎勵計劃之前。
2021年3月9日,理想汽車宣布通過2021年期權激勵計劃,共分為六部分,行權價為每股14.63美元,或每ADS29.26美元。當公司在連續12個月內交付的車輛總數超過50萬輛時,CEO將獲得第一批期權。
一位投資人士告訴記者,與散戶在證券市場的自由交易不同,沈亞楠作為理想汽車高管,,減持理想汽車股票,不僅要公告,還會與董事會成員進行溝通,這是作為職業經理人的基本素養。
這位投資人還告訴記者,投資人鼓勵職業經理人適當減持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做好業績,但不希望他們減持數量太多。從沈亞楠減持數量來看,累計減持了300萬股,不到持股數量的10%,這在投資人可接受范圍內。
記者還了解到,投資人鼓勵職業經理人適當減持一般發生在2個時間點,一是投資的公司上市前最后一次融資,投資人會征求職業經理人是否愿意減持部分股份。二是階段性股權激勵計劃目標達成,獲得獎勵之后。
公司都準備上市了,職業經理人還減持,這是否有些不合理?該投資人告訴記者,在這個時間節點,職業經理人可以提前變現部分收益,因為公司上市后,原始股都有一定的禁售期。美股原始股禁售期一般為公司上市后90天至180天,此外還有《144條例》,共有5個條件。國內證券市場禁售期不得少于1年。禁售期滿后的12個月內拋售不能超過公司股本5%的股票;禁售期滿后的24個月內拋售不得多于公司股本10%的股票。
即便是上市前的最后一次融資,有些公司在募資之后也并不是馬上就會申請上市。有的長達數年沒有提交上市申請,有的即便提交了上市申請,也可能存在不符合要求,無法滿足上市要求而半途折戟的情況。通過上市前的減持,職業經理人可以提前變現收益,規避上市過程及之后的一些風險。對投資人而言,上市之后,其持有的投資價值實現增值,也就是俗話說的,用時間換空間,用時間換增值。
階段性股權激勵目標達成后,投資人也會鼓勵職業經理人變現部分收益。很顯然,沈亞楠的減持應該屬于第2種,通過適當減持獲得了一筆可觀的現金收益。
上市之后銷量有起色
理想汽車上市之后,銷量確實有了起色,資本市場的助力使其發展有了后勁。
記者梳理理想汽車上市后的交付量發現,上市之后,理想汽車的交付量上了一個臺階。2021年總體狀況又比2020年上了一個臺階,2021年11月首次突破1萬輛大關。
2020年1-7月交付量
資料來源:乘聯會 單位:輛
資料來源:乘聯會
1萬輛在汽車行業有重要意義,它是一個門檻,也是一個標志,意味著汽車企業依靠銷量逐步走向盈利。2021年11月突破1萬輛,連續3個月的交付量都在1萬輛之上。在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還曾多次排名第一,這樣的成績不俗。
理想汽車讓人驚訝的地方不止于此,僅靠單一車型理想ONE就做到了月銷量過萬,相比于競爭對手多款車型同時銷售,理想汽車對消費者畫像極其準確,車型定位非常準,拿捏消費者需求很到位。
記者多次參加行業論壇或者討論會,許多專家在演講中提到純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和充電便利性被廣泛詬病。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這2個短板非常明顯,理想的增程式汽車正好對準了純電動汽車的2個短板,推向市場后受到消費者歡迎應該是合情合理。電動汽車發展到現在,續駛里程的短板已被大大改善,新上市的電動汽車續駛里程普遍超過600公里,甚至成為不少品牌的營銷“賣點”。此時,理想ONE的宣傳續駛里程則超過1000公里,照樣碾壓不少純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
利用當年在汽車之家積累起來的消費者畫像,李想為理想ONE找到了準確定位,加上資本助力,銷量增長在意料之中。
從理想汽車的銷量情況結合沈亞楠獲得500萬股獎勵來看,理想汽車2021年激勵計劃之前的股權激勵目標已達成,而且,這個時期的激勵計劃沒有盈利要求,因為,理想汽車上市后,虧損是常態,如果用盈利考核激勵計劃,則沈亞楠不可能獲得獎勵。而2021年制定的10年期激勵計劃有更多的限制條件,不那么容易實現。
減持時機把握不佳
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沈亞楠在9月6日減持了60萬股理想汽車股票,套現787.5萬美元,9月2日減持40萬股,套現528.88萬美元。兩次拋售累計100萬股,共套現1316.3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113萬元)。
沈亞楠的2次減持正好趕上理想汽車一系列負面堆積在一起的時候,容易成為消費者負面情緒的發泄對象。
數據顯示,理想汽車7月銷量呈現出下滑趨勢,僅1.04萬輛;8月更是慘遭“腰斬”,共交付新車4571輛,同比下滑51.54%,環比下滑56.14%。從二季度財報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實現營業收入182.95億元,同比增長112.4%;凈虧損6.52億元,較去年同期擴大9.5%。虧損擴大,意味著賣一輛車虧得更多。
理想汽車的新車上市與理想ONE的停產銜接的不太好,導致很多前期購買的車主怨氣難消,銷量下滑的同時,證券市場整體也在下行,理想汽車市值下滑在所難免,沈亞楠此時減持猶如在投資者、前期車主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應該說,沈亞楠此次減持的時機把握不佳。
資料來源:老虎財經
9月至今,沈亞楠減持了100萬股,引發了軒然大波,而在此之前,沈亞楠已減持了200萬股,市場上的反應并沒有此次大。記者查詢理想汽車的交易情況,各大投資機構頻繁買賣,而且交易數量巨大,他們的身份與沈亞楠不同,所以沒有引起關注。從沈亞楠的交易行為來看,分成多次減持,就是為了避免引起巨大波動,然而近期的2次減持交易正好碰上了理想汽車負面信息發酵之時。
與沈亞楠減持信息同樣被關注的還有理想汽車投資人王興的此前三次減持,持股比例從22.89%下降到了22.82%,合計套現金額超過3億。
王興套現或許與美團的整改有關。2021年10月,美團被罰款34.42億元,同時,市場監管總局要求美團圍繞完善平臺傭金收費機制和算法規則、維護平臺內中小餐飲商家合法利益、加強外賣騎手合法權益保護等進行全面整改,并連續三年向市場監管總局提交自查合規報告,確保整改到位,實現規范創新健康持續發展。美團的整改還沒有結束,王興的套現是否與此有關,或許以后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