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萬物互聯的背后,是無數的個人數據在“隱形”傳輸,其中暴露的安全性問題也頻頻挑起大眾的敏感神經。近日,有網友發現高合汽車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可以查看所有處于聯網狀態下的其他高合汽車行車記錄儀的實時信息。
這立即引發了大眾對“高合汽車記錄儀疑似泄露隱私”的討論。盡管高合汽車回應稱該功能出廠時默認關閉,但大眾依然對此功能的合法性存疑,再次令“車聯網時代如何保護用戶隱私信息”成為輿論焦點。
高合汽車疑似暗藏“偷看模式”
5月6日,一名高合汽車HiPhi X的車主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則視頻,表示其發現了高合汽車的一項神奇功能:車內搭載的“車車互聯”功能可以看到多位高合汽車用戶的行車記錄儀實時畫面。視頻內容顯示,該車主通過行車記錄儀界面的“wifi發射”選項進入到帶有其他車主頭像、昵稱的信息列表,隨機選擇了一位距離自己639.4千米、位于河南鄭州的高合汽車,成功地通過互聯系統看到該輛汽車正停在路邊。
隨后,“高合行車記錄儀疑似泄露隱私”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質疑在高合的相關條款中,是否盡到了對車主的告知義務,尊重了車主的知情權?有車主擔心該功能會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記錄儀信息進行分享,侵害其車內及車外隱私,并質疑該功能的設計初衷和合法性。
對于大家的質疑,次日高合汽車回應稱,該功能的設計之初旨在旅途過程中方便車友間分享行程中的秀美風光和旅途趣事?;貞嬷斜硎?,上述查看車輛攝像頭功能屬于車隊出行、車路協同系統的組成部分,出廠時默認關閉,需用戶在車輛上電后,打開設置中的功能選項,并通過二次確認隱私條款彈窗才能開啟。車輛下電后該功能無法啟用,也無法遠程開啟。高合汽車還表示,此功能設置了多種保護及確認措施,無任何存儲,因此不存在泄露用戶隱私行為。
雖然高合極力證明了相關功能的合法性,但由此引發的顧慮和疑惑卻沒有平息。“隱私政策條款的字又多又小,我都是直接滑到最下方勾選同意,實在是沒耐心看。”針對高合汽車的回應,網友顯然不買賬。
用戶需要可個性化設置的隱私圍欄
在如今這個“車聯網”概念大火的行業現狀下,用戶在享受各類帶有社交屬性的新功能時,可能更想知道:用戶的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該如何保證?
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2021年發布《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相關規定顯示,汽車數據處理者在開展汽車數據處理活動中,應堅持“車內處理”“默認不收集”“精度范圍適用”“脫敏處理”等原則,減少對汽車數據的無序收集和違規濫用。
事件發酵后,高合汽車立刻下線了該功能,官方稱“車車互聯”功能目前正根據國家最新法律要求更新,將在嚴格遵守國家規定前提下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有網友質疑道這是高合汽車倉促應對輿情的“心虛”做法。
事實上,在汽車行業,用戶隱私已經不是第一次受到廣泛關注,此前特斯拉就因車內攝像頭拍攝高清畫面而引發輿論熱議,小鵬汽車也因違法收集人臉信息而被罰……隨著智能電動車的快速發展,用戶隱私保護已經成為重要議題。
業內人士表示,關于如何保障消費者隱私,決定性因素在于用戶需求,而承受壓力的則是主機廠。對用戶來說,如果隱私協議所有選項都框選“拒絕”,可能連車機系統都進不去。信息是安全了,但也放棄了車的智能屬性。如果全選“同意”,把自己的信息安全交給主機廠,自己則喪失了保護隱私的主動權。所以,用戶需要的是可以多重選擇,可以進行個性化設置的隱私與數據保護“電子圍欄”。(記者 郭雨昕)